2024年10月12日,艾迪晶生物首席專家顧問、華南農業(yè)大學劉耀光院士及其團隊,在Plant Communications上發(fā)表了題為“Breeding herbicide-resistant rice (Oryza sativa) using CRISPR/Cas gene editing and other technologies”的研究綜述。系統(tǒng)地總結了各種育種技術應用于抗除草劑水稻的培育以解決雜草管理等方面的研究進展,提供并分析了水稻中常用的抗除草劑基因和應用實例,展望了基因編輯技術在未來抗除草劑水稻育種中對抗除草劑基因靶向修飾中的應用,為水稻生產提供了有益的參考。

盡管稻田雜草可以通過覆蓋等農藝措施來控制,但現階段使用除草劑控制直播水稻的雜草仍具有較高的成本效益和勞動效率。全球每年在農田上使用的除草劑超過300萬噸,但已發(fā)現中稻田存在至少40種抗除草劑雜草(超過272種生物型)。在育種技術飛快發(fā)展的背景下,先進生物技術育種和傳統(tǒng)育種相結合能顯著加快育種效率。
文章詳細闡述了抗除草劑水稻培育的各種要素,包括抗性機制、抗性基因、抗性水平、水稻品種及育種技術。深入探討了如何選擇適合的生物技術工具,精準開發(fā)具有天然壓制雜草潛力的水稻新品種。該綜述不僅對抗除草劑水稻育種具有重要意義,也為艾迪晶在生物技術領域的產品開發(fā)和創(chuàng)新發(fā)展提供了思路。